有一天看到佛教的節目,講到人能夠遇見佛法的機緣,講到其希罕。
好比一隻海龜,在大海中游泳,找到一塊浮木,扶木上有個洞,而海龜的頭要能穿過那個洞。
抱著敬畏智慧的心情,我也理解要求得佛法,機緣甚難得。
沒多久,晨跑中望見路邊大排水波攪動,教我看見一隻烏龜,浮出水面。 那時內心似有所感,卻不明所以。
沒有幾天,晨跑中另外的路線,隨意停留,在灌溉溝渠,又是一隻烏龜換氣。 這太不尋常。
來源
我們幻想以下情景:在無邊的大海中有一隻盲眼的老海龜,牠每隔一百年才從海裏浮出水面換氣一次。在這大海上,有一個像游泳池救生圈形狀的物體隨處漂流。如果說有一次,這海龜在浮上來時,牠的頭不偏不倚、剛巧就穿過了這個環,這種機會有多大呢?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在這比喻中,大海是六道輪回,我們便是老龜。我們的眼正受煩惱及業力所蒙蔽,所以在此喻中的老龜是盲的。老龜一百年一次浮出水面,表喻我們在輪回中只會偶爾生於人間。小環到處漂流,正似佛法並不長期住於某世界中的實況。剛才我們心中算過了,如果盲龜長期浮在水面,遇上環的機會或許還比較大,可是牠偏偏一百年才出來一次;如果牠有目標地刻意找尋,也許找到小環的機會較大,可是牠偏偏瞎了眼睛;如果小環長期固定在某處,二者雙遇之機會又或許較大,可是牠偏偏是隨浪漂流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老盲龜幾乎絕無可能恰巧地把頭無意中穿過了小環。在無邊輪回中,我們極少機會得人身;在這世界中,極少時間有佛法。可是,現在我們正剛好生為人類,又遇上了佛法,竟然奇跡地同時湊足了十八種條件,這不是極為難得嗎?再沒有什麼比這更難得的了!再次得到同等人身,是最渺茫不過的機會了。
為什麼我會在不同的地方遇見浮上水面的烏龜,實在難以解釋。 我在想,是提醒我該對它們宣揚佛法,以免他們下一次抬頭遇不見有動機想和它們說話的人? 不過遺憾的是,我一個基督徒,使命不在普渡眾生,只在帶平安的訊息給每一個人。
而且這樣的想法一出來,隨即伴隨著恐怖的聯想。 我若對烏龜說了什麼話,一早旁邊無人說我精神分裂,但我將自己當成什麼,佛陀? 把佛教徒當成什麼? 不敢講。
另一個節目講到佈施。佈施最多,比不上什麼呢? 精研佛法的人在此應該知道我的意思了。看著看著,找到一篇文章:
無住相布施 讚嘆啊!
剛好七月份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誌,有一篇題目是:【經濟學】 賽局的破綻:骨董花瓶值多少? 文/巴蘇(Kaushik Basu),講到理性之上,人類還有超理性,預期他人的善意,達成人我最大的利益。
這些都幫我印證生活的體驗,也啟示我一點新的看法。
原來看到烏龜,該受教的是我啊! 偶爾浮出水面,見到這世界上的智慧高深長闊,探索既未離起點,更別說看到終點。 世界還是鮮活趣味,足令人時感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