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8月 04, 2007

海龜的頭



有一天看到佛教的節目,講到人能夠遇見佛法的機緣,講到其希罕。
好比一隻海龜,在大海中游泳,找到一塊浮木,扶木上有個洞,而海龜的頭要能穿過那個洞。


抱著敬畏智慧的心情,我也理解要求得佛法,機緣甚難得。

沒多久,晨跑中望見路邊大排水波攪動,教我看見一隻烏龜,浮出水面。 那時內心似有所感,卻不明所以。

沒有幾天,晨跑中另外的路線,隨意停留,在灌溉溝渠,又是一隻烏龜換氣。 這太不尋常。
來源
我們幻想以下情景:在無邊的大海中有一隻盲眼的老海龜,牠每隔一百年才從海裏浮出水面換氣一次。在這大海上,有一個像游泳池救生圈形狀的物體隨處漂流。如果說有一次,這海龜在浮上來時,牠的頭不偏不倚、剛巧就穿過了這個環,這種機會有多大呢?這是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在這比喻中,大海是六道輪回,我們便是老龜。我們的眼正受煩惱及業力所蒙蔽,所以在此喻中的老龜是盲的。老龜一百年一次浮出水面,表喻我們在輪回中只會偶爾生於人間。小環到處漂流,正似佛法並不長期住於某世界中的實況。剛才我們心中算過了,如果盲龜長期浮在水面,遇上環的機會或許還比較大,可是牠偏偏一百年才出來一次;如果牠有目標地刻意找尋,也許找到小環的機會較大,可是牠偏偏瞎了眼睛;如果小環長期固定在某處,二者雙遇之機會又或許較大,可是牠偏偏是隨浪漂流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老盲龜幾乎絕無可能恰巧地把頭無意中穿過了小環。在無邊輪回中,我們極少機會得人身;在這世界中,極少時間有佛法。可是,現在我們正剛好生為人類,又遇上了佛法,竟然奇跡地同時湊足了十八種條件,這不是極為難得嗎?再沒有什麼比這更難得的了!再次得到同等人身,是最渺茫不過的機會了。


為什麼我會在不同的地方遇見浮上水面的烏龜,實在難以解釋。 我在想,是提醒我該對它們宣揚佛法,以免他們下一次抬頭遇不見有動機想和它們說話的人? 不過遺憾的是,我一個基督徒,使命不在普渡眾生,只在帶平安的訊息給每一個人。

而且這樣的想法一出來,隨即伴隨著恐怖的聯想。 我若對烏龜說了什麼話,一早旁邊無人說我精神分裂,但我將自己當成什麼,佛陀? 把佛教徒當成什麼? 不敢講。

另一個節目講到佈施。佈施最多,比不上什麼呢? 精研佛法的人在此應該知道我的意思了。看著看著,找到一篇文章:

無住相布施 讚嘆啊!

剛好七月份科學美國人中文版雜誌,有一篇題目是:【經濟學】 賽局的破綻:骨董花瓶值多少? 文/巴蘇(Kaushik Basu),講到理性之上,人類還有超理性,預期他人的善意,達成人我最大的利益。

這些都幫我印證生活的體驗,也啟示我一點新的看法。

原來看到烏龜,該受教的是我啊! 偶爾浮出水面,見到這世界上的智慧高深長闊,探索既未離起點,更別說看到終點。 世界還是鮮活趣味,足令人時感快慰。

星期五, 8月 03, 2007

拿香拜拜

最近天氣悶熱,高溫潮溼不停折磨人。 前天早上,我家裡的那一邊的祖母過世了,高壽九十六歲。 聽說小城裡這家葬儀社,兩天接了十筆生意,很是忙碌。

我認識她老人家已經十多年,而她忘記我的速度,始終比記得要快。 她曾經有一段時間被老人失智折磨的厲害,精神狀況有時狂亂。 只是後來沒多久,她變得頻頻往返護理之家和醫院,直到最後呼吸器和抗生素再也延長不了她的生命。

這麼高齡的老人家過世,場面異常平靜,彷彿是晚輩肅穆從事一項儀式。 啊! 不然,是幾百項繁複冗雜的儀式。我從工作的地方去見最後一面,還是錯過了半小時。 他們拿香給我拜,我也就拜了。

回家聽家裡的說,除了孫婿和女婿之外,其他人都要從門口下跪叩首到靈前。 她就是這樣子帶著孩子跪到靈前去。我聽了很驚訝,還好娘家地方小,不然一群婦孺要跪走多遠呢!

但是大女兒不願意去,她說她不要拿香,而且她也不覺得祭拜祖母有什麼意義和必要。 年輕人真有主見,值得鼓勵,偏偏這件事情不能協調,理由是:

1. 平日不念聖經,不去教會,不主動禱告。 遇到這樣事情要用宗教來當擋箭牌,沒有說服力。
2. 聖經裡多處提到拿香,比如瑪拉基書 第一章11節
萬軍之耶和華說:”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 在各處,人必奉我的名燒香,獻潔淨的供物。因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為大。”

3. 天主教許可華人拿香祭祖
4. 我們拿香,是表達對過世的親人尊敬,又不是把她當神。

女兒心不甘情不願地去跪拜了。 我也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我對還是錯,只有審判之日才知道了。

其實稍早,就這麼湊巧,家裡的說前兩年叔叔因為肝癌過世,他的基督徒女兒,連家門都不願意進,不願意瞻仰遺容,不願意參加家祭,一個人離得遠遠的。 於是整個家族議論紛紛,對她很不諒解。 接著我就聽到我女兒不去曾祖母靈前致意,唉!

如果有一天,我的女兒看到這篇文字,這是我要叮嚀她的: 「如果你真的是一個基督徒,願意跟從主耶穌, 應當做的是對你的長輩傳教。 像聖奧古斯都說的,用行為傳教,很少用言語。 倘若在他們生前來不及盡孝,來不及傳福音,死後卻避諱民俗,心裡把祖先當成神一樣以致於不敢祭祖,足以使更多的人對基督教有誤解,福音在家族中更不能被接受。」

星期一, 7月 23, 2007

廣告


在8/5當天

去85℃買蛋糕或是飲料

告訴店員說:" 85℃生日快樂"

就可以享85折的優惠喔!!

只有當天! 請把握機會^^

星期五, 7月 20, 2007

my little daughter


my little daughter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brk55.

去拿了三捲沖洗的底片,不好,非常糟糕。

彩色的一來全部偏暗,曝光不足,其次色調也不正常。 黑白的倒是還好,有些少數照片意外的好。

老闆說,這些底片應該都是太久了。 看看盒子,彩色的底片超過建議沖洗時間已經有十年,而黑白的竟然超過十三年! 我另外發現一個問題,我的舊相機上面有一個鈕,上面的刻度標籤已經掉了,所以我起初不知道,亂調一通。

這些黑白照片很有感覺,拉到最大,是一種硝酸鹽的顆粒感,不是電子雜訊。 真奇妙。

下次改用新的底片,希望能有好結果, 這次就算學個經驗。

星期二, 7月 17, 2007

拜訪長輩

說好的,這次去台北,為了要看應該看的人。 很多情況,老人家感慨朋友一個一個走了,活得越久,朋友越少。 心裡很想走動走動,但是往往僅限於想法而已。 這一點,我和父親的心意一致,更覺得必須刻意做這樣的安排。

有一天我們去基隆,拜訪姜叔叔。 他和父親在三十六年,還在天津的時候就認識,也就是說,今年已經是六十年的朋友。 照片中,姜叔叔和他的太太在右邊,我的父母在左邊。 姜叔叔近年來,身體漸漸走下坡,有巴金森氏症,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 走路要拄個拐杖。 父親手上拿的是十多年的茅台酒,大家見面了才喝。



這一張是我們去拜訪桃園的張伯伯。 他大父親三歲,也是認識六十年的好朋友。 我喜歡這張照片,兩個人都離不開煙,頗有老頑童的味道。 說實在,年紀這麼大,都超過八十歲,喝點酒,抽點煙,沒什麼了不起,何須限制。 我希望我老了的時候,也是乾乾淨淨,神智清醒,身體健康。 張伯伯身體也不太好,有神經性間歇性跛行,暈眩,我還擔心他有大腸的問題,所以寫了一張病歷,骨科的問題要他去找林口長庚的骨科醫師看。



父親本來興沖沖問了中南部朋友的電話和住址,要等隨我回下港的時候,一起再去探訪。 等我回來前一天,他卻反悔了,嫌天氣熱,受不了。 完全不由得我分辯台北盆地乃是全台有名的悶熱,不宜人居。 我輕輕地要說服他,並不成功。 我發現我不在意也不覺得他犯了不守信用,不重然諾的規矩。 本來,年過七十還能從心所欲不逾矩,泰半要我們晚輩自動配合吧!

星期一, 7月 16, 2007

榮獲攝影器材一批

回台北,弟弟開了一家餐廳,我們去捧場。

因為最近數位相機的電池和充電器有些問題,因此我隨身攜帶著 Nikon F601,那是民國七十六年請班上的僑生同學從香港帶來的,已經有二十年的歷史。 Nikon F601是電子式的相機,可以自動對焦。 我搭配了一支標準鏡頭和一支35-135mm的變焦鏡頭,都已經塵封多年。

本來我想要改成數位相機的機身,可是Nikon D80還要三萬多台票,買不下去。 看在目前沖洗照片不算麻煩,還可以買一張光碟,輸入電腦沒問題,於是將就著用。

弟弟看我隨身攜帶古老的相機,問我要不要另一批器材。 聽得我耳朵都尖了起來,原來他頂下一家婚紗攝影禮服公司,當然這些器材都概括承受。 現在這家店改餐廳,器材就閒置在角落裡。

這些器材包括:(可以去我的Flickr/hbrk55看)

Contax
機身 MT 167
日製Carl Zeiss鏡頭
Distagon 2.8/35 T*
Planar 1.4/85 T*
Sonnar 2.8/180 T*

Mamiya
機身 RB67 三台,有兩台算殘骸了
鏡頭 1:3.8, f=127mm 兩支,f= 90mm 一支

Horizon
一台奇怪的相機,蘇聯製。


還有一大堆底片。

本來我在想,Pentax我還聽過,什麼Contax啊? 聽都沒聽過。 回來上網找,才知道我根本不識貨,一支鏡頭還要好幾萬。 這次休假的後半段,不學書法,要去重新摸索攝影了。

星期三, 7月 11, 2007

休假中

才放假兩天,還有點不能放鬆,連晚上還想著醫院裡大大小小事情。 今年還沒休過假,實在受不了,每次看門診,如同數饅頭,決定放兩週長假。

今年希望放假:
1. 不要伺候小孩子,為他們計畫行程,帶他們玩,管他們吃和玩樂
2. 要回頭兼顧長輩,成全他們的心願
3. 做一點小小有成就感的事情

放假前和父母連絡,要跟他們一起拜訪老朋友。 有些長輩明明見過很多次,叫得出名字卻不熟,不能長久如此,應該改進。

邀他們來鄉下家裡住住,示範我們不同生活模式。 讓小孩子與爺爺奶奶親近,增加互動。

想去學書法。

以上。

星期一, 7月 02, 2007

蛇虺魍魎



自從天氣由涼轉熱,我對新居的周圍也越來越熟悉。

四月五日不是清明節嗎? 好多掃墓的人來, 在一石之遙,修剪稗草,燃燒紙錢。 我一看傻眼,原來我家後面這麼多墳墓。 有平民窩居,也有富貴豪宅,近處有七八個,向遠方算去更多。 個個面朝風水最佳方位,因而我感到他們日夜在看著我似的。

日頭漸炎,爬蟲類也出沒。 晚上滿田地青蛙,聒聒叫個不停,節奏互異,卻都聲嘶力竭。

終於有一天,來我家一隻蜥蜴。勇敢不怕人的那一種,待了兩天才走,我也照了幾張照片。

終於又有一天,等到一隻蛇,約五六十公分長,不知從哪裡來,進到車庫裡面。 我跟它緣慳一面,只把我家人嚇慘了。

梅雨過去,草木已長,夜總會已經地下化,重拾清幽隱蔽。 蛇也看過,總不可能來鱷魚或者恐龍。 所以我家又恢復平靜安穩,預備將周遭蛇虺魍魎,視做平常好鄰居。

星期四, 6月 28, 2007

微創手術的相反

上上週我也去參加了微創脊椎外科醫學會,它是我的學長徐少克醫師所創立的。


脊椎外科近年變化非常快,當然不是健保涵蓋的那個部份。很多手術,盡量走向傷口小,流血少的方向。 但是微創,與其說是器械之功,不如說是一種觀念。 就像骨科的骨折固定,基本功熟練了,只要觀摩別人的新的做法,有些很容易再進步。所以不是單純計較傷口的長度,否則國內脊椎微創手術的前驅黃聰仁醫師也不會由minimal invasive再推薦minimal access surgery。

看不懂沒關係,這些對於可以坐在電腦前看網路文章的人不重要。 :p

逛完醫學會回來,等著我的卻是超級大刀。T11 陳舊骨折,七八年前開過刀,近年來漸漸駝背,直不起身來。 影像學顯示第二,三,四腰椎都出現壓迫性骨折了。 胸腰椎的駝背變形達到將近五十度。

以前這種刀我不開,因為我的老師不開,我沒有機會見到。這種固定變形矯正的權威在國內是慈濟的陳英和醫師,國際知名。

這個病人來找我,說她去的醫院都說不要開,效果不好又很危險。 我也這麼想,也這麼說,但是她央我一定要幫她解決問題。 於是我接下了這個任務,開始努力研究,希望在既有的基礎上,達成治療的效果。

一直到手術前一天,我還在跟她討價還價,說矯正不可能百分之百,說出血可能兩千多西西,很危險,說可能傷到神經。 可是她老神在在,竟然跟我說媽祖跟她講這次手術會成功。 : (

劃刀前我又帶著手術室的同仁禱告,祈求上帝的醫治。 下刀之後,所有的困難都一一解決。 完成了Thompsen's transpedicular osteotomy at L2 level,egg-shell procedure,矯正了變形。 出血只有750 cc。 不吃不喝間憋尿八小時總算有了代價,開完刀X光片真是漂亮。

所以了,微創的時代來臨,還是有這種刀口從基隆開到高雄那麼長的手術的需要。 純粹是苦工,開下來健保給付也不成比例。 我只有開完刀,和病人聊天,提起我們為她做的禱告與上帝的成就,讓我感覺這一切還是值得。

對了! 簡大醫師說要教我病人如何做背部運動,可以在這裡留下comments,先謝謝你了!


星期三, 6月 27, 2007

來函照登 --- Ortho 的習佛心得

前兩篇寫了對人死後去處的思考,承蒙Ortho慷慨給予comment,證明還是很多人在思考這樣的問題。 我生命前三十八年隨著父母含糊說自己是傳統宗教,實際並無研究。但我看Ortho的意見,認為他的說法頗有連貫,已成一家,值得拿到更公開的地方,不要僅僅放在comment裡面。經過他的同意,放在這裡。


其實目前大眾所知的佛教並不是佛陀原始所教導的佛教. 像祭祀, 念咒都不是佛陀所教, 那應該是印度婆羅門教的變形. "唸阿彌陀佛往生西方"的說法在南傳佛教的國家可說是不被認同的.



佛教長期以來就有大乘小乘之爭, 大乘說小乘是"自了漢", 小乘說大乘是"非佛說". 大乘信徒往生時大多唸阿彌陀經, 金剛經, 心經, 大悲咒等等, 南傳或原始佛教信徒往生據說是唸大念處經.



最近我對原始佛教有點興趣, 感覺上很像"認知心理學"不太像宗教. 佛陀主要的教導就是: 八正道[正見, 正思惟 (此二項為慧學), 正語, 正業, 正命,(此三項為戒學), 正精進, 正念, 正定(此三項為定學)], 四聖諦 (苦,集,滅,道) 等.



基 本上佛陀認為人的意識運作方式是有瑕疵的, 因為人很容易把自我的因素套用在所認知的事物上, 看到一件事就會把過往的事聯結起來, 以致於失去正確的知見. 所以佛陀認為應該"看就只有看, 聽就只有聽" 用中性客觀的態度不要被成見所誤導. 此外還有"緣起論", 就是說"諸法因緣生, 諸法因緣滅", 其中無自性, 無我. 認識到這一點, 那我們就可以在遇到憂悲惱苦時立刻了知其中的無常, 苦, 無我, 變成一個觀照者, 不排斥它, 也不愛染它. 這種方式稱為內觀或正念, 書店有一本書叫"正念戰役", 是一個越戰老兵寫的, 他把他如何藉由正念禪修走出悲慘的生活, 描述的很清楚. 這個我想才是佛陀的本義, 而阿彌陀佛淨土宗嚴格來講並不是佛陀的教導, 但一般像我們北傳的國家幾乎都被淨土思想所淹沒了.



還有既然原始佛法不是宗教, 我想任何宗教的人都可以來學習, 就像任何人都可以研究心理學是一樣的道理. 像十多年前有一位叫宋澤萊的人寫了幾本書維護原始佛教, 但聽說後來他受洗當基督徒了, 我想原始佛法並不和其他宗教衝突的 (但傳統的觀念可不這樣認為). hbrk55 大大說不定也可以來研究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