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一個人,是我的朋友,他是個男人。
他很奇怪,基本上他對每個女人都很友善,不管社會地位是高或低,長得美或醜,身材好或壞(我要替他強調,身材好或壞這句是我在寫本文的時候,不經過他的同意安上去的)。
所以他的年紀雖然和我們同事都差不多,但是在醫院各處都有很好的名聲,人家都說他親切。 走到哪裡,他認得人家名字,別人也都跟他打招呼。 我確信,在他的人際關係小宇宙裡,一定是很和諧的。
可是最近他發現他有一個特質,有時候對周遭女人的某些言行舉動,變得無法忍受。 也許外表不動聲色,內心卻對這個人反感到了極點。 似乎還能應對幾句,私底下感覺待在她旁邊,真是一秒鐘也不願忍受。
比如最近一個開刀房小姐,手術中掉了器械,五十分; 又只說了一句不得體的笑話,零分。 從此被他三振出局,連打招呼也是淡淡的。
「問題在人家是無辜不知情的呀!」
他這麼告訴我的時候,我也是這麼想。 不只一次他來找我說他對這個現象有多困擾,我認真望著他深棕色的眼眸,聽他愁容滿面講到這個那個女人如何讓他在心裡面立刻翻臉。 同情他之外我愛莫能助,以和諧人際關係小宇宙的成員眼中評定他,有病,零分。
星期一, 2月 27, 2006
歡迎搭乘電梯
這篇其實是之前的 我等你同我說話,命運! 的註解。 如果不寫下來,恐怕自己會忘記。
我的骨科訓練,在台北一家大醫院,骨科在十八樓。 樓層高,搭乘電梯自不可免。 搭了五六年的十八樓電梯,夠摩登,夠現代,夠都會了。
每次進電梯,就看到人性。 有些人進去,按了樓層,立刻躲到最裡面去。 有些人反倒守在按鍵前,等每個人都進來,才按下關門鍵。 每一層樓開了門,他又將門按上,直到他的樓層到了為止。
如果做選擇,希望不需要幫別人按電梯。
但是真的做選擇,我不喜歡進電梯就躲進角落的人。 寧願痛苦的抉擇,站在 Panel 前面心不甘情不願的按關門鍵,以免我自己成為一個進電梯就逃避為公眾服務的人。
面無表情,心裡總覺出自勉強。 明明不喜歡勉強的感覺, 我偏又要勉強我自己去接受!
所以我跟自己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聰明才智越大者,要為越多人服務。 若我沒有這樣的信念,讓我在勉強和更勉強之中選擇更勉強,恐怕我的日子會過得非常勉強。
我去美國的時候才妙呢,醫院裡大家進電梯,只按樓層,不按關門。 這竟然也是一個解決方案,畢竟不會因此有人因而被門夾到。 美國人的文化,使病人或家屬的安全獲得更多的保障了。
他們不是冷漠對不對? 因為在百貨公司,購物商場,先進門的人還會幫後頭的人扶著門。 一點都看不出有刻意做作的成份。
回國之後想要效法在國外的方式,不去碰關門鍵。 有一回和專科護理師兩人在電梯裡,不去關門,場面立刻有些尷尬。 我說其實不按,多花不了幾秒鐘。 她說,可是我們搭到十樓就差很多了秒啊。 呵呵,怎地人家用膝蓋想得比我更高明?
按電梯的習慣恢復了,那麼開門扶著呢? 還是改不了,我一定會看著後面來的人,別人是否不自在,I can't help it!
所以了,我說:
生活中有些事情,不情願做。
仍去做了,但求成為習慣。
願這習慣成為我的性格,
願這性格成就我的命運。
不想做的事情,硬要勉強自己去做,養成習慣,變成性格,因為我相信這樣子我的心才安定,或者說,相對安定。 這樣的性格,給我平安的感覺。
同樣的,生活中,有人,有錢,有東西,要得到真是輕而易舉。 然而得到了之後的後果難以想像,無法承擔。 不去拿,不去要,不去碰,也許我的壞習慣就改過來了(啊!真難!)。 久而久之,不好的性格也去掉了些。
然而,這能成就命運嗎? 我就算克復己身,命運的大河仍然橫亙在眼前,波浪滔滔不絕。 它對待我的方式,與我的功德無關,更不顧我的修養。 它當然不會跟我說話的,踏下去之前,我找到了我的確據嗎? 願用一生來驗證這個答案。
我的骨科訓練,在台北一家大醫院,骨科在十八樓。 樓層高,搭乘電梯自不可免。 搭了五六年的十八樓電梯,夠摩登,夠現代,夠都會了。
每次進電梯,就看到人性。 有些人進去,按了樓層,立刻躲到最裡面去。 有些人反倒守在按鍵前,等每個人都進來,才按下關門鍵。 每一層樓開了門,他又將門按上,直到他的樓層到了為止。
如果做選擇,希望不需要幫別人按電梯。
但是真的做選擇,我不喜歡進電梯就躲進角落的人。 寧願痛苦的抉擇,站在 Panel 前面心不甘情不願的按關門鍵,以免我自己成為一個進電梯就逃避為公眾服務的人。
面無表情,心裡總覺出自勉強。 明明不喜歡勉強的感覺, 我偏又要勉強我自己去接受!
所以我跟自己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 聰明才智越大者,要為越多人服務。 若我沒有這樣的信念,讓我在勉強和更勉強之中選擇更勉強,恐怕我的日子會過得非常勉強。
我去美國的時候才妙呢,醫院裡大家進電梯,只按樓層,不按關門。 這竟然也是一個解決方案,畢竟不會因此有人因而被門夾到。 美國人的文化,使病人或家屬的安全獲得更多的保障了。
他們不是冷漠對不對? 因為在百貨公司,購物商場,先進門的人還會幫後頭的人扶著門。 一點都看不出有刻意做作的成份。
回國之後想要效法在國外的方式,不去碰關門鍵。 有一回和專科護理師兩人在電梯裡,不去關門,場面立刻有些尷尬。 我說其實不按,多花不了幾秒鐘。 她說,可是我們搭到十樓就差很多了秒啊。 呵呵,怎地人家用膝蓋想得比我更高明?
按電梯的習慣恢復了,那麼開門扶著呢? 還是改不了,我一定會看著後面來的人,別人是否不自在,I can't help it!
所以了,我說:
生活中有些事情,不情願做。
仍去做了,但求成為習慣。
願這習慣成為我的性格,
願這性格成就我的命運。
不想做的事情,硬要勉強自己去做,養成習慣,變成性格,因為我相信這樣子我的心才安定,或者說,相對安定。 這樣的性格,給我平安的感覺。
同樣的,生活中,有人,有錢,有東西,要得到真是輕而易舉。 然而得到了之後的後果難以想像,無法承擔。 不去拿,不去要,不去碰,也許我的壞習慣就改過來了(啊!真難!)。 久而久之,不好的性格也去掉了些。
然而,這能成就命運嗎? 我就算克復己身,命運的大河仍然橫亙在眼前,波浪滔滔不絕。 它對待我的方式,與我的功德無關,更不顧我的修養。 它當然不會跟我說話的,踏下去之前,我找到了我的確據嗎? 願用一生來驗證這個答案。
星期四, 1月 05, 2006
天使
剛剛被急診呼叫,有個小朋友骨折了。 那時我在看路加福音十五章十一節的故事,心情好。
我先看了片子,他的爸爸就前來關心。 我和他稍微寒暄,解釋片子下骨折的情況。 七歲的小孩,遠端橈尺骨折,有角度變形沒有移位。
又看了病人,是個小帥哥,累得正睡著。 我建議他們保守治療,如果信得過我,連復位都不必作,將來一定會恢復。 這種情況,癥結都在父母身上。 父母能接受,一切沒問題。
我很快幫他打了石膏,順便偷偷將骨折拉一下,在男孩哭泣之前,他已經不會痛了。
急診來來去去好多科醫師,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眼科。 今天看起來每個都慈眉善目。 父母高高興興帶孩子回去,我的腳步也輕快。 因我所做的事情讓我有身為天使的感覺,讓我覺得身邊的人(包括快哭的男孩),都是天使。
我先看了片子,他的爸爸就前來關心。 我和他稍微寒暄,解釋片子下骨折的情況。 七歲的小孩,遠端橈尺骨折,有角度變形沒有移位。
又看了病人,是個小帥哥,累得正睡著。 我建議他們保守治療,如果信得過我,連復位都不必作,將來一定會恢復。 這種情況,癥結都在父母身上。 父母能接受,一切沒問題。
我很快幫他打了石膏,順便偷偷將骨折拉一下,在男孩哭泣之前,他已經不會痛了。
急診來來去去好多科醫師,整形外科,泌尿外科,眼科。 今天看起來每個都慈眉善目。 父母高高興興帶孩子回去,我的腳步也輕快。 因我所做的事情讓我有身為天使的感覺,讓我覺得身邊的人(包括快哭的男孩),都是天使。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