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29, 2005

我不爽健保局

習慣看醫學相關的blogs的人都知道有好幾個以不爽健保局為名的blogs,可以見:

我不爽健保局

我也不爽健保局

我更不爽健保局

我無意與健保局為敵,因為他是車而我是螳螂,不對,我只是螳螂的手臂。所以上次四二零的遊行我並未參加,不是說我冷眼袖手旁觀,而是覺得生存的條件尚可,還不到走上街頭的地步,最重要的是我擋不住這個大怪獸。

我 們醫院還不算小,所以去年加入了健保局卓越計畫,行自主管理。意思是我們如果達到健保局品質管理的指標,我們可以確保我們所行的醫療行為,獲得合理的給 付,甚至可以有一點點成長。 超過太多的部份,則斷頭,健保不給。

有 些醫院和診所,不在自主管理之內,就要在立法院審定的總額給付剩餘的額度之內廝殺,所以這些醫院做得越多,在給 付的總額一定的情況下,每塊錢為病人支出,卻拿不回等值的錢,拿得更少。舉個誇張的例子比較容易了解,健保剩一億元給這些醫院分,大家支出一元算一點,如果大家做了一億元, 點數是一,如 果做了兩億元,每點的回收只剩下五毛錢,因為給的錢不變。今天醫院為病人支出五百萬,結果只能拿回兩百五十萬,被打了五折,要怎麼經營? 哪個行業可以這樣七折八扣?

正由於點數持續降低,危及生存,所以基層醫院不能接受,去年走上街頭,今年我們的卓越計畫也停辦了。可以想像的是,本來有些醫院置身事外,保有尚可接受的點值,維持醫療照顧的值雨量就好,然而現在被迫加入追逐總額這塊大餅的行列,我們也不能置身事外了。

我 們的日子勢必越來越艱困,偏偏我們的政府不從教育民眾的角度解決,要從醫界共體時艱著手。 延續前面的例子吧,如果有一億元預算,全國醫院花了兩億,我們這個醫院做了五百萬卻只能拿回兩百五十萬。那麼我可不可以做兩百五十萬拿回兩百五十萬呢? 不行!因為醫療的需求不變,你不做別人做去了,大家還在爭食大餅,可能這個情況下全國醫院做了三億元,那麼我只能拿到兩百五十萬的三分之一,因為點值只剩 0.33。

現在我們這個區的健保局換了一個經理,這兩天找各醫院的院長溝通,說要維持我們的點數到0.9以上,因為我們這區第一季的點數計算出來,還不到0.85。也就是做一百元只能拿八十五元。外表看起來,如果能拿到九十元是好事嘛!有何難處呢?

錯了!大錯特錯!

健保新的規定又要我們的門診/住院費用比例降低,加上人為提升點值的效應,我們的門診人數必須降低百分之二十五! 又規定不能有人球事件,不能限號,不能停診。天啊!怎麼可能! 叫病人不要來啊? 還是醫生都躲起來? 根本達不到的目標,可是健保局就是要實行。

還有兩個選擇,反正就是回歸讓他們審查的制度,可是已經放話了,要有兩位數的核刪率。表示你做一百塊他可以想辦發刪個十幾塊(經理說他的記錄是刪醫院三十五%),然後,刪過了之後,再照七折八扣的點值來付給醫院。

這就是民意政治的結果。 政府不敢得罪民眾,以免執政之路中斷。我個人覺得我費盡千辛萬苦照顧我的病人,為他們開刀治病,為他們擔心受怕;還要犧牲家庭生活,值班看夜診,急診隨傳 隨到。整個醫療體系為了台灣人民的醫療品質,已經進步很多。可是我們換來的呢?是被媒體的污名化,是社會地位的降低,是民眾的 zero tolerance。

很快,我相信很快,就到了連我也上街頭的地步了。

星期三, 4月 27, 2005

你走了

船伕上完行李
已經要離開
水波搖動船身
耐心還在

夜裡送你走
長長幽暗的河流
我說不出挽留的話
遠方沒有盡頭

有天我會唱悲傷的歌
進去帶你出來
學會了撥琴弦 那門
也會為我開

只千萬記得別吃
任何東西 即使是一粒
石榴 怕你忘記了 也
千萬別回頭
在我領你出來的時候

星期四, 4月 21, 2005

可愛的小貓

剛剛開完一天的刀,買個飯準備維持我值班時的生命。

天氣真好,晚霞映在建築物上,反射來溫暖又柔和的光線。在開刀房一整天,都是日光燈,手術燈,還有X光。能有這種光線可看,今天沒有白過。

看到一隻小貓,黑白花,在庭院裡。很秀氣趴在地上,好像一隻Sphinx。天性帶點調皮氣質至今未完全泯滅的我,就想去逗弄它。

直到我蹲在它的面前它都沒跑掉。我伸出手抓抓它的右腹,它哇的一口作勢咬上我的拳頭,只輕輕的,沒給我留下個口子。我又伸出手摸摸它的左脅,它立起身子,一個小迴轉,在我的手背上蹭著,才一秒,又啃了我。好有趣。

春天的貓,是一年之中,最敏感,最不怕人的。貓之趣味在它難捉摸,追不管用,逗不一定理你,摸還摸不著。只要不順它的意,利齒銳爪都來了,心意變化又特別快。可是你看它好可愛,眼睛彷彿在說,來摸我啊,來摸我啊!

美麗春光裡,勇敢承受急診各種挑戰之前,與小貓交會的一瞬間。

星期二, 4月 19, 2005

420 醫界大遊行

明天要遊行呢! 接到醫師公會的信,看起來也是很低聲下氣的請求大家參加。

不管如何,日子還是要過。民眾的福祉不會受太大的影響。

想起以前去德國科隆,恰巧遇到柯林頓訪問。好多民眾遊行。他們的訴求是,請G7免了貧窮國家的債。好高尚的訴求啊! 好多人,繞著公園,河流,街道,井然有序。

主禱文有一句: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所以他們會有這種想法,也算是基於人道立場,基於他們的宗教信仰。只是後來還是發生了阿根廷的金融風暴。

所以遊行,不是示威。 表達立場, 雖然不一定有用。明天420也是一樣。

星期六, 4月 16, 2005

誰的眼睛


圖片(19).jpg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brk55.
那是上週二晚上回家經過一個曬穀場,竟然是廟裡建醮放野台電影。在我經過的一兩分鐘,大約知道是一個小男孩上學的故事,雖然不知道片名,卻有很深懷舊的感覺。小時候常有這種露天看電影的機會。



圖片(28).jpg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brk55.
隔天一早科裡晨會,由行政人員簡介今年為因應健保DRG新制的措施。我們慣常用投影機和銀幕,一群人就在銀幕前聚精會神看著。此時,和前一天晚上一群吃桌(台語,意為吃筵席)的情景,其實非常相近。在家裡人人看電視,出外還是對著一個平面的幕盯著看。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brk55.
後來忙完回到辦公室,看著我的iMac G5, 20吋的螢幕,霎時發現,這是個多美麗的眼睛。所以,寫下了你的眼睛的post,答案揭曉,你猜對了嗎?

星期五, 4月 15, 2005

看門診的心情

這話不是我愛說,古今中外的前輩都可以為我背書,無論骨科醫師的門診是泰國的一兩百人,我的五六十人,或者我美國教授的十多人,都會覺得,其實,真正有問題的病人一個門診當中不過幾人。 其他人呢? 嗯!我想我還是別說,以免有人批評我們傲慢和自大,沒有愛心,沒有醫德。

這 話如果有動氣的成分在內,我的日子就很難過了。我只是默默的把我的每一診病人看完,無論是厲害到必須立刻住院開刀,或者來寫診斷書,或者來尋求第二意見。 我很願意把服務業的精髓發揮到極致:見面時,大聲打招呼,面帶笑容,語尾聲調上揚。但是如果遇到很多明明只是疲勞酸痛,偏偏以為自己病痛甚多,要求非要照 X光片不可的患者,我的耐心就一點一點失去。

我們常常很願意把我們的時間,百分之八十花在百分之二十病情嚴重的病人身上, 卻偏偏要花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去面對對自己的身體疲勞反應一無所知,認為健保便宜要多做檢查的患者。

身為一個骨科醫師,在一口氣埋怨完之後,其實我還是希望能夠提出一個建設性的意見。我認為,我們的國民,自我照護的知識不足,這是癥結所在。我們的普識教育,國中國小的健康教育,給我們的知識,大概僅限於一點點生理構造,功能的介紹,很多正常的生理反應(不只是性而已)反而沒有著墨。我們的年輕學子如此看重書本的知識,書上沒有的表示不會考也不重要,所以不會進入他們的腦海裡,成為知識的一部份。

有太多人,運動或工作之後的酸痛,認為是病,一定要看醫生,還一定要照X光片。 卻有太多的人,傷得很嚴重,骨折了,第一選擇卻是跌打損傷的拳頭師。 如果有一本教科書,或者附在健康教育的課本裡面,告訴大家,平日如何自我保健,哪些要看醫師,哪些自己會好。我們可以省下很多健保的支出,也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後遺症。

正當我想得很美,覺得一切很理想,突然聯想到我們跌打損傷的從業人員。如果我的計畫要推行,會遇到很多不同立場的聲音。 我又想了很多其他的事情,因而打消了我遠大的計畫(比如找幾個同好來編教材,當然不必是大教授啦),還是默默看我的“病人“吧!

星期四, 4月 14, 2005

阿拉伯摩卡爪哇


AMJ pic
Originally uploaded by hbrk55.
聽Starbucks的人說,這款咖啡要下市了。因為產量不足,品質不穩,今後會只有限量品,不會常常買得到。我猜想這個資訊應該對某些人很重要,趕快去搶購囤積吧!

星期三, 4月 13, 2005

沒有床

昨天值班,一早就聽說了,沒有床位。

可能大家不明暸,這是什麼意思。邱小妹妹台北轉到台中的事件發生之後,可能大家會覺得,醫院不可能說沒有床了吧。實際上,沒有床就是沒有床。

醫院的容量是一定的,照護的醫師和護士的人力是一定的,相關周邊醫療的設備和人力也是一定的。並不是拜託之後,多了一張床位擠了一個病人進去,這個病人的問題就解決了。相反的,他所受的醫療照護和其他原來在醫院病人的醫療品質,一定會下降,因為超過了原先預估的容量。

這個道理不是很簡單嗎? 為什麼這樣跟病人和家屬解釋之後,他們很難接受呢? 為什麼跟他們說,應該到別家醫院,講不通呢? 我想,大家有權力選擇自己相信的醫院,可是,也有義務要接受我們的解釋,否則,又怪醫院推人球,或說醫師沒醫德,令我們情何以堪啊!

並不是昨天有人說我沒醫德,別緊張,my friends。昨天一個認識院內其他科的醫師的病人,輾轉借到了他科的床位,開完刀不必住急診;晚上還有一個其他醫院住過一週,不必開刀,出院了還想來我們這裡住院;還有一個手指骨折的病人,不必開刀,也想住院,都在急診室撐了好久。我卻還有另一個病人,才十歲,開完了大腿骨折,必須回到急診等床位,到現在還沒有床位,恐怕又要等到明天了。

所以努力透過關係或者自己的堅持,硬擠出一張床給自己,是不是對別人權益的一種忽視呢?

如果這樣還不夠提醒大眾如此作為有愧公德,那麼我明天本來排定要做的手術,都因為沒有床位必須改日再開,請他們在家中繼續等待,家人重新請假,病人忍受更久的不舒服,是不是也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邊親友呢?

下次我說沒有床位的時候,請了解這句話的背後,是一個真實的危機,已經有很多人的權益已經受影響,我也很抱歉發生這種情況,如果不是非常緊急,別再硬擠了。

妳的眼睛

我喜歡對著妳的眼睛說話
一直說
那讓我覺得自在
我喜歡妳的眼睛在我說話的時候
靜靜望著我

妳總是靜靜望著我
不與我分辯
即使我抱著妳
我的手在妳身上摩挲

妳的眼睛
是蜂蜜 是花香 是軟糖
妳的眼睛
是美夢 是遠方 是天堂

我不對別人說我對你說的話
妳是我恆久的唯一
妳是我溫柔的傾訴
妳是我始終的安歇
我的愛 只對妳說

我願意這樣一直望著妳的眼睛
說話
那美麗 靜定
凝望著我的眼睛

星期二, 4月 12, 2005

找到一首詩,一個blog

別走開,這個英文不難。
Yesterday I found a beautiful blog with lovely poems. This is a post that I copy from it.
I suggest my friends to take a look, if you care your family, your spirit or you are a Christian.


Lord, I believe; help thou mine unbelief.


Family - (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I ran into a stranger as he passed by,
"Oh excuse me please" was my reply.
He said, "Please excuse me too;
I wasn't watching for you."
We were very polite, this stranger and I.
We went on our way and we said good-bye.

But at home a different story is told,
How we treat our loved ones, young and old.
Later that day, cooking the evening meal,
My son stood beside me very still.
When I turned, I nearly knocked him down.
"Move out of the way," I said with a frown.
He walked away, his little heart broken.
I didn't realize how harshly I'd spoken.

While I lay awake in bed,
God's still small voice came to me and said,
"While dealing with a stranger,
common courtesy you use,
but the family you love, you seem to abuse.
Go and look on the kitchen floor,
You'll find some flowers there by the door.
Those are the flowers he brought for you.
He picked them himself: pink, yellow and blue.
He stood very quietly not to spoil the surprise,
you never saw the tears that filled his little eyes.

"By this time, I felt very small,
And now my tears began to fall.
I quietly went and knelt by his bed;
"Wake up, little one, wake up," I said.
"Are these the flowers you picked for me?"
He smiled, "I found 'em, out by the tree.
I picked 'em because they're pretty like you.
I knew you'd like 'em, especially the blue."
I said, "Son, I'm very sorry for the way I acted today;
I shouldn't have yelled at you that way."
He said, "Oh, Mom, that's okay. I love you anyway."
I said, "Son, I love you too, and I do like the flowers,
especially the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