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05, 2007

喜愛的文章

感時篇》有選務,無國務,必敗洋務
【聯合報╱張作錦】

2007.10.04 04:26 am


陳水扁領導民進黨政府強力推動「入聯公投」,內外情勢都不樂觀。

人應有自知之明,「不可在必敗的領域與人競爭」。今天談「入聯」,台灣沒有這個本錢。除了台灣地位特殊,面對的是一個龐然大物的中國大陸之外,民進黨執政七年多,國家力量更是衰退得厲害,已非「四小龍」時代或勉能興雲作雨。

民進黨初嘗權力的滋味,希望繼續執政,朝思暮想的就是選票,這本是人情之常;然當權者內政拿不出可以號召選民的政績,就只好別闢蹊徑「拚外交」。但外交是內政的延長,「內治不修,則外交實無可辦之理。」

這句話是梁啟超批評李鴻章的。從前「萬國衣冠拜冕旒」的中華帝國,只有「理藩」,沒有「外交」。到了清季,外國的「船堅砲利」攻破中國,這才有「洋務」。而辦洋務時間之久、經手事件之多,以及爭議之大者,無過於李鴻章。李鴻章病逝兩個月,梁啟超的《李鴻章傳》書成,以他一貫的筆鋒,理性而兼感性的評論了這位知名中外的李中堂。

梁啟超指出,各國競爭,勝負決於事前,因為「世運愈進於文明,則優勝劣敗之公例愈確定。實力之所在,即勝利之所在,有絲毫不能假借者焉。無論政治、學術、商務,莫不皆然。」

陳水扁連年出國訪問,既「撒錢」,又「過境」,即使不斷「迷航」亦樂此不疲。李鴻章當年也在國際間搞「縱橫捭闔」的手段,梁啟超感嘆說:「夫天下未有徒恃人而可以自存者。泰西外交家,亦嘗汲汲焉與他國聯盟,然必我有可以自立之道,然後,可以致人而不致於人。若今日之中國,而言聯某國聯某國,無論人未必聯我,即使聯我,亦不啻為其國之奴隸而已矣,魚肉而已矣。……要之,內治不修,則外交實無可辦之理。」

李鴻章被目為「洋務家」,梁啟超卻說:「謂李鴻章真知洋務乎?何以他國以洋務興,而吾國以洋務衰也?吾一言以斷之,則李鴻章坐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李鴻章及朝廷上下,沒有人有統合的眼光觀照國務全局,也無心於此。國務無力支持洋務,國家乃一步步走向衰敗。

敗,也有兩個層次,梁啟超指出:「及其敗然後知其所以敗之由,是愚人也;乃或及其敗而猶不知其致敗之由,是死人也。」以梁啟超的文化修養,也不能比這話說得更重了。

今之台灣執政者,心裡只有選務,壓根兒沒有國務,洋務之必敗,實不出人意外。梁啟超的《李鴻章傳》出版於1901年,今已逾一百年矣。一百年後我們對內對外的認識,進步了多少?

或有人曰,陳水扁和民進黨非不知「入聯公投」之不可為,他們只在「激憤」人心,以求2008年之勝選耳!嗚呼!果如是,則是舉國家之利益,台灣之尊嚴,與乎全國之民情,不惜作踐之,犧牲之,以為一黨一人「政策性買票」,其心可誅矣!可誅矣!

【2007/10/04 聯合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