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外科近年變化非常快,當然不是健保涵蓋的那個部份。很多手術,盡量走向傷口小,流血少的方向。 但是微創,與其說是器械之功,不如說是一種觀念。 就像骨科的骨折固定,基本功熟練了,只要觀摩別人的新的做法,有些很容易再進步。所以不是單純計較傷口的長度,否則國內脊椎微創手術的前驅黃聰仁醫師也不會由minimal invasive再推薦minimal access surgery。
看不懂沒關係,這些對於可以坐在電腦前看網路文章的人不重要。 :p
逛完醫學會回來,等著我的卻是超級大刀。T11 陳舊骨折,七八年前開過刀,近年來漸漸駝背,直不起身來。 影像學顯示第二,三,四腰椎都出現壓迫性骨折了。 胸腰椎的駝背變形達到將近五十度。
以前這種刀我不開,因為我的老師不開,我沒有機會見到。這種固定變形矯正的權威在國內是慈濟的陳英和醫師,國際知名。
這個病人來找我,說她去的醫院都說不要開,效果不好又很危險。 我也這麼想,也這麼說,但是她央我一定要幫她解決問題。 於是我接下了這個任務,開始努力研究,希望在既有的基礎上,達成治療的效果。
一直到手術前一天,我還在跟她討價還價,說矯正不可能百分之百,說出血可能兩千多西西,很危險,說可能傷到神經。 可是她老神在在,竟然跟我說媽祖跟她講這次手術會成功。 : (
劃刀前我又帶著手術室的同仁禱告,祈求上帝的醫治。 下刀之後,所有的困難都一一解決。 完成了Thompsen's transpedicular osteotomy at L2 level,egg-shell procedure,矯正了變形。 出血只有750 cc。 不吃不喝間憋尿八小時總算有了代價,開完刀X光片真是漂亮。
所以了,微創的時代來臨,還是有這種刀口從基隆開到高雄那麼長的手術的需要。 純粹是苦工,開下來健保給付也不成比例。 我只有開完刀,和病人聊天,提起我們為她做的禱告與上帝的成就,讓我感覺這一切還是值得。
對了! 簡大醫師說要教我病人如何做背部運動,可以在這裡留下comments,先謝謝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