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3月 16, 2007

問卷與自殺

杜公正勝又出名了! 教育部的新政策,要學生簽不自殺契約,以及作問卷調查是否可能自殺,經由聯合報的頭版報導,因發一片韃伐譏諷的聲音。 但是這一件事情,我卻要表達支持的意思,因為這樣的做法,對我們的年輕學子們,特別深陷在情緒困擾,有輕生念頭的,可能有幫助。

從我的觀察,很多學生有困難,走不出來,很希望獲得幫助。但是不知道如何求援,也許不敢或者不好意思。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填出來的問卷,應該可以讓人讀出他求救的訊息。正如溺水的人,連根稻草也會抓住。

填問卷不是為了救一萬個正常人,而是萬分之一,身處崩潰邊緣的孩子。 沒有憂鬱症的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因為憂鬱症就要輕生。因此可以說對這樣政策的批評,無論來自大人或小孩,學者或專家,都不該過於輕率,以為完全沒有人需要,以為發揮不了作用。

這件事情我還覺得聯合報不對。用八卦文章的呈現方式, 幾乎一面倒抨擊教育部政策的草率,天真,和不切實際,卻很可惜沒有作一個平衡報導,找出這個政策背後的美意。因為這樣煽動”廣大的正常人”,造成的輿論風潮,還有更進一步的危險性。

就是使得我們有憂鬱症,有自殺傾向的孩子,更不敢表達他們的聲音。 因為他們會覺得,整個社會都是正常的,只有他個人是不正常的。如果他藉由語言,文字表達他的感受,可能會招致類似現在言論風潮對這些孩子的輕忽甚至蔑視。

好比SARS期間,發燒的人不敢承認,乃是人之常情。非得要藉由各大公共場所強迫量體溫,才能知道在你我身邊誰有發燒生病。這樣藉由客觀的器具測量,正好比填問卷;而發燒的人簽同意書答應在家裡自我健康管理,也是簽約的一種形式。

論語衛靈公篇,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我們雖然覺得杜公平日領導教育部,決策粗糙,不知所云,但是在關切和照顧年輕學子這一點,我們不要人云亦云,輕率否定其可行性和功效。 人都有可能會生病,生病的時候都需要人關懷和照顧,甚至有些人需要被發現。切莫造成一個冷淡的社會風氣,以為人人都不會生病,哪天自己生病,不敢張揚作聲,求救無門,立嘗苦果。

至於聯合報,我建議應該以愛心和關懷為出發點,首先報導自殺人數和自殺率,接著報導教育部目前要推展的政策,也許可以批評其政策沒有宣導,人員沒有訓練,倉促施行溝通不良,最後還是要回歸解救學生的本質,請專家學者建言如何能夠幫助更多學生,釋出沒有人會被忘記的訊息,這才不負其大報的輿論公器角色。若因與杜公政治立場不合,每事反對,則等而下之了。






更新日期:2007/03/15 07:10 記者:記者肇瑩如、薛荷玉/澎湖縣—台北連線報導
教育部最近發函各縣市,要求國中小學老師找出有自殺傾向的學生,要學生簽「不自殺約定書」,還發下評量表,要老師了解學生「會用何種方式自殺?」「打算何時自殺?」輔導老師抱怨說,教育部把老師當成「算命仙」了。

教育部指出,自殺已成為學生第二大死因,所以國中小學要推動為期一年的「校園學生憂鬱與自我傷害三級預防工作計畫」,並發下柯氏憂鬱量表、心情指數檢測表、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自殺危險程度量表等,要求老師平時要仔細觀察學生後填寫。

輔導老師說,教育部要學生簽「不自殺約定書」,是希望學生對自己簽下的約定負起責任;但真正想自殺的學生,對自己生命和家人的責任都不顧了,怎會因一紙約定就不自殺?

更讓輔導老師們覺得離譜的是,要老師藉由平時觀察學生的憂鬱傾向,填「自殺危險程度量表」,篩選出具自殺危險性的學生。量表裡需要老師回答的問題包括「如果要自殺,他會採用何種方式?」「他打算何時自殺?」「他若自殺,獲救機會有多高?」「如果他曾想過自殺,是什麼原因使他沒去自殺?」

吉貝國中校長胡正孝認為,量表沒有切入重點,學生憂鬱通常是因為課業壓力及同儕關係不佳。馬公國中校長許喬松也說,約定書只是形式,要防止學生自殺,最重要的還是找出原因,藉輔導與家庭訪問協助學生解決問題。

教育部官員說,這項自殺防治計畫,從大學生到小學生都包括在內,而大學生自殺數比其他學級都多,所以輔導人員的受訓之前都集中在大學,不少國中小學老師還沒受訓,對執行方法因此產生差異。

教育部主導這項計畫的訓委會常委、柯氏量表發明人柯慧貞說,「他們一定是誤會了,絕對沒有叫老師預測學生何時或如何自殺。」

柯慧貞與精神科醫師也指出,簽訂「不自殺約定書」是心理諮商常用的手段,可延緩當事人自殺。


9 則留言:

snow 提到...

這我真的要說一下,記者真的很糟糕。

不自殺協議是精神/心理醫學上常用的手法,藉由病人跟醫生的約定,來造成一種聯繫,因為有自殺傾向的病人基本上如果就醫/求助,相對的就是會信任醫生/幫助者。這樣的連結常常會幫助自殺傾向的人在最後關頭停下來。

記者就把這種事情搞的好像很沒意義一樣,就像整個樂生事件看完電視我還是不知道到底是怎樣啊 @@

april 提到...

覺得您說的很有道理。

已經透過管道去反應此問題。

希望對於媒體業可以有個好的開始。

萍生 提到...

新聞報導裡面看不出來是要怎樣保護學生的隱私權。如果沒有為學生妥善保密,搞得人盡皆知,答卷說真話想自殺的學生給公開貼上標籤,又沒有後續長期的心理輔導,這是很糟的後果。

再說由老師來評估學生的憂鬱度,也大有問題,老師那麼忙碌,又有多少時間仔細觀察那麼多學生?就算有,老師受過心理評估的訓練嗎?

也許當初政策的立意是好的,但就像很多教育政策,執行卻很粗魯。

Hsu 提到...

自殺防治是很重要的
而且不只是學生而已
該怎麼做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不該只是教育單位,甚至只是輔導老師的責任
媒體各有立場,新聞又要引人注目,自然無法看出事實真相
但是主政者應該多聽聽各方專家意見,不要閉門造車才對

匿名 提到...

要學生填寫這樣的量表,首先我想質疑量表的準確性以及可靠性。

如果今天我是學生我填了相關量表,結果顯示我有自殺的跡象,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卻沒有這樣的傾向以及問題時,我是否就永遠被列為重要關心對象。然而最後這位同學卻並不是因為生活上、課業上遇到問題而想不開而是因為這樣的標籤促使他有自殺的念頭上,而這不就破壞了這項政策的美意。

再者真正有問題的學生,內心的堡壘是很堅固的,在他們的自我保護由這些量表、問卷是否可以真正的讀出這些孩子的需要,我則持保留的態度。一來統計分析這些問卷的老師是否受過整套的訓練可以真正的找出問題來,我也持保留的態度。

然而就我自己的經驗,我遇到困難,走不出來,很希望得到幫助,我確實會不敢分享,也不知道該找誰求救。深怕我一求救立刻被貼了標籤甚至被轉介至精神科(身心科)或者相關社福機構治療後,然而就永遠的被貼上標籤。這時候我所填寫的問卷看的出來端倪嗎?我敢寫出真相嗎?

我同意教育部的做法,我也可以簽下不自殺契約,也可以填寫問卷調查,但這與我是否會自殺確卻沒有正向關係。

我也同意在這各社會的薰陶下已經讓孩子、大人不敢向外求助,也不知道該找誰來求救?誰可以信任?反而有問題的孩童甚至大人會選擇自我承擔、隱藏問題,這些憂慮就慢慢的累積在他那純真的腦袋中。然而外在的表現就強迫自己有如一般的孩童一樣樂觀,但他的內心波濤洶湧就不為人知了。

一位曾經有類似問題的人留

megli 提到...

對於這件事,我到現在仍然不知道該怎麼去反應我的憤怒,氣得說不出話來了.







!!!

hbrk55 提到...

Meg為什麼憤怒呢? 看得出來你很生氣啊!

megli 提到...

雖然說現在比較不氣了.
生氣的原因就跟雪說的一樣!

不知道你有沒有試過,
在關鍵的時刻,
想阻止一個人去死,
是多麼要緊及困難的事,
常常是要搶時間
及運用各式各樣的智慧,
工具及技巧都不可少.

尤其在輔導自殺個案時,
緊急必要的時候,
我也會使用這項工具,
可是這麼一來,
教育部及媒體如此的八卦,
在使用上必定會增加困難,
少了這麼好用的工具,
我當然生氣啦!

為什麼他們都不會顧慮別人的立場呢?
只為了口水戰,
什麼都可拿來兒戲嗎?

hbrk55 提到...

Meg 你說得真好,我贊同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