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7月 05, 2005

把我當路邊陌生人就好了

連值兩天班本來預期以平安結尾,卻在週日的晚上連來三四個病人。 這就是我們可以預期的,正常情況。

我在開第一台的時候,急診又告訴我有個五六歲的小孩要處理。 X光片一看,乃是肱骨髁上的骨折,既有移位,也有旋轉的變形。我的經驗告訴我,要做得完美,讓手術後的X光片看起來很漂亮,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雖然小孩子的骨折都會長好,而且大多沒有後遺症,但是如何能說服家長相信沒有接得很漂亮,不會有後遺症,是件極端困難的事情。有時在門診費盡了唇舌,幾乎要發下毒誓,家屬才心不甘情不願半信半疑走出診間。 等到骨頭如預期長好了,也不見他們有什麼欣喜的表情。怎麼了?我是欠你們家屬和小朋友的嗎?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在台灣小兒骨科是冷門的科目:不被信任,沒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家屬永遠在傳統醫療和西醫之間擺盪。

我第一台手術之後連著接那位小朋友進手術室預備開刀,在護理站,我向家屬解釋病情,解釋為何需要開刀治療,如果保守治療會如何,如果開刀會有可能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大概多久會好。不知道為什麼,遇到的家屬對於骨折多久會好總是特別有疑問,有意見,甚至想要,有異議。

我說這骨折大該三到四週會癒合,到時就可以拆掉石膏和鋼針。

“你說四個禮拜喔!“說這話的是他的爸爸,將他的四指朝後,食指朝前,尖尖地指著我。

將近子夜,被人這樣指著質疑,非常不舒服。更何況,我們的手術開都還沒有開。一時之間,有點想不要開算了,你去找別人吧!我只是人,哪能給你包醫,還要忍受你的無理蔑視。 我不要你多尊重我,但是,你在馬路上,對著一個陌生的男人,你敢這樣子的語氣說話,這樣子的肢體語言挑戰嗎? 如果不敢,為何對一個預備給你小孩子開刀的醫師這麼說話呢?

可是我是個身經百戰的醫師,所以,並不會將這個場面激化。我用科學數據來引開他不恰當的情緒表達,我們還是順利把手術做完了。

晚上躺在值班室,想著這件事情,想著我下次應該如何面對這樣的場面。 我想這個爸爸,很慌亂,沒有信心或經驗可以跟醫師做很理性的溝通,所以虛張聲勢。也許現在他也會懊悔為何說話不得體,也許不會。 在當時,我是主導者,我應該將場面轉向大家關心他孩子的方向。畢竟,我們大家都很愛他的孩子,想要給他孩子最好的治療結果。

六月號的天下雜誌說得好,台灣現在缺乏彼此之間的信任。我們如何要求第一次見面的醫病彼此掏心掏肺,誠懇溝通? 我想我可以在那時,伸出我的手,將他的手握起來(當然包括他的食指),說些同理心的話:

“X先生,我可以理解家屬現在都很緊張,沒有頭緒。但是,我們會盡力將你孩子的手術做到最好,也請你給我們醫療團隊最大的支持和信任。“

好像在演戲喔? 人生本來就是在演戲,因為我們都在扮演某個角色。該我的時候,我就該踏出去,引導這個局勢,走到相互蒙利的方向上,而不是彼此猜忌,不滿,甚至怨恨。 這個爸爸雖然做爸爸了,說話還是像青春期的國中生一樣,控制不住自己地要說:

“怎樣,你想怎樣!“ 我雖說他,這場景卻更像路上的交通事故,兩個駕駛,劍拔弩張,虛張聲勢,眼看要打起來。這社會的風氣如此,真是沒辦法。台灣民風崇尚草莽,我們在這當中長大的,很難有自覺。怎麼辦?還是要靠理性的自覺啊!

今天早上去看小朋友,還在啜泣著,手術傷口會痛。孩子的阿嬤說,是爸爸返鄉帶孩子去玩,去了麥當勞又沒看好,小孩頑皮從高的地方跳下來,才傷到骨折的地步。言下之意,錯在自己的兒子不小心。 說著說著,她的兒子也就是小孩的爸爸來了,表情很柔和,聲音也很平靜了。

我只會和他說些小孩子應該注意的事情,我不會說任何讓他更內疚自責的話,他的壓力應該很夠他受的。 同樣的我也不會要求他注意說話的對象是他孩子的主治醫師,下次門診追蹤時,他能把我當路邊的陌生人一樣尊重就好了。

9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他能把我當路邊的陌生人一樣尊重就好了。"

在台灣這樣人際關係高度緊張的社會、有人在尊重路邊陌生人嗎?

難矣!

hbrk55 提到...

我們雖然不尊重路邊陌生人,至少不會指著他的鼻子罵吧? 至少看路邊陌生人的時候,會小心眼神不要交會太久以免被當作在亂瞄吧?

我沒有看過病人對醫生下跪的,所以我覺得Elsen所說的,至少對我而言,是天方夜譚。

高張的自信心,曾有這種人嗎? 每台手術都令人緊張吧? 有人覺得他每天開的刀,都是 a piece of cake 嗎?

hbrk55 提到...

可能我用了太多感嘆詞與驚嘆號以致文字看起來帶著焦慮,讓讀者以為我像隻悻悻然攘臂的螃蟹。

我想從記述這個事件本身,捕捉心裡那種可以放下的感覺;想要使用正向回饋的方式,慢慢修正自己的脾氣和個性。

這書的介紹很吸引人,我一定會去看。

匿名 提到...

『尊重陌生人』 is like an oxymoron. Another example is "relative stranger".

My respect is reserved for the people that earned it, not for the strangers I meet on the street. I will always be polite to extend my courtesy to them, but I don't really have any basis to respect people whom I don't even know.

那骨折的小男孩真好運氣,遇見不記恨的開刀醫生。那位父親大概是急昏頭了,才會對攸關他小孩身體復原的醫生不禮貌。那父親也可能是EQ不佳,或是沒有 common sense,或消費者意識很強,不靈退錢。

所以說,相當佩服有洞察力和自省力的人,尤其是對於起死回生的外科醫生,仍能夠站在人的同理心來看待病人,還能說服自己以病人為重,真是不容易。

以前在台灣時,常碰到一些陌生人將我從頭到腳瞄上幾遍,然後有的還跑來問:你為什麼長得這樣?最離譜的是:啊,你上輩子一定做了什麼惡,所以這輩子才這樣。你要趕快修行。

他們所作的,他們自己不知道。

匿名 提到...

把我當路邊的陌生人一樣尊重「就」好了。

看了真教人心情沉重。特別是在自認為患者設想週到、全心付出的時候。
真佩服hbrk55醫師的修養。

hbrk55 提到...

oxymoron
n. (名詞 noun)
1. 【文】矛盾修飾法

Wondering應該是個英文很高強的人吧! 英文翻譯得好,還會用這種超級奇怪的字。

有個醫師說,每次看門診,感覺都好像在接客。 我個人還不至於有這麼強烈的感覺,可能因為我一診限五十號,雖然早上門診看到下午;下午門診看到晚上,還不至於使我“應接不暇“。

這個年代,看病跟接客本質很類似。 服務業,以量取勝,不能讓來客得病。 出了錯,就有白道或者是黑道來修理人。 做得好恩客常來但不會全家都來,這是一點點小小的不同。

Dr. Tseng 的blog我也常去,不過,沒有辦法留言,這是您的風格吧! 謝謝您很早,在還沒有幾個人知道的時候,就推薦我的blog。 我們一起加油吧!

匿名 提到...

Oxymoron 這英文字有超級奇怪嗎?比起那些嚇死人不償命的古怪醫學名詞,這個字還算挺普通的。

到處都可見到這種超級矛盾的說詞,舉一中文例:八卦新聞-既是八卦怎麼可能是講求真實證據的新聞?還有,軟骨頭這形容也是很矛盾的。骨頭會不會軟?問您就問對人了。不過既然大家聽得習慣,也就不必去深究了。

Wondering 生活於英文環境的時間是中文環境的兩倍多,所以英文熟是應該,如果是說我的中文還不錯的話,我倒是會很高興。

至於接客或恩客的說法,這我只有在小說中讀過,印象中是指風月場所,不十分明白為何救人傷痛的工作,跟紙醉金迷的享樂相提並論。

hbrk55 提到...

我一直以為,Wondering 是英文很好的台灣人,結果卻是中文很好的美國人,呵呵!

在台灣不到十五年,中文還那麼好,不簡單。

Oxymoron這個字我此生第一次見過。 就像是hemivertebra也令人感到陌生。

紙醉金迷指的是恩客,尋芳客。 但是接客的工作者恐怕並不紙醉金迷。

匿名 提到...

Paragraph 1. Same difference.

Paragrah 2. Good math and thank you, I think.

Paragraph 3 Touché. Your point is well taken.

Paragraph 4 接客 means receiving customers then. Like a taxi driver or a flight attendant.

Well, as you can see, responding in English is a lot faster than in Chinese for me.